供应链人必懂的财务导图

2020-05-26 15:41   来源: 互联网

财务有比较常见的晋升路线:会计—成本会计—主管会计—财务经理,在这中间,成本会计是过渡和桥梁,做好了,后续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而且,从成本会计转战成本分析以及经营分析,也是很有优势的。那么,需要知道些什么才可以实现从会计到成本会计的华丽大转身呢?下图是大概整理的与成本核算有关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事实上我觉得成本核算本身并不难,可能成本核算之外的对企业的完整认识才是真正能实现华丽大转身的因素。



1了解产品结构



成本核算最先需要确定的是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对象,了解产品结构是为了找到最适合工厂的方式。明明是重复制造企业,非用采取分布法核算,估计实施起来也很困难。成本对象是为了明确核算的颗粒度,至少要做到财务与业务同步,明明销售定义为两种产品,定价也完全不一样,但财务说我没办法分开核算,那可能就是财务失职了,同样的,若产品设计本身就只有小差异,比如包装盒的颜色不一样,或者使用不同的标签,财务非得分开核算成本,那也显得多此一举了。



2熟悉生产流程



财务是估计的艺术,这在成本核算过程中体现得尤其明显,运用不当首先会导致产品成本不准,然后相应地影响产品定价甚至是营销策略,最糟糕的情况,可能会将原本盈利的产品淘汰反倒是留下了不盈利产品线。只有对生产流程非常熟悉,才可能对每个环节产生的成本了如指掌,在对间接费用进行分摊分配时,才可能选择最合理的分配方式,从而得到相对更准确的成本数据。


比如说,两类产品,虽然最后的规格和包装很类似,但因为不同客户的要求,生产工艺完全不一样,若财务不考虑差异,在分摊间接费用时仍是按量分摊,显然就有明细差异了。再比如说,明明是两条独立的生产线,财务的折旧非要放在一起分摊,可能就有调节利润的嫌疑了。



3成本管理价值



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其实不是为了计算出成本,更应该在于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比如,若突然某一成本项数据明显高出以往均价,是不是应该及时提醒生产关注该生产环节;再比如说,原料价格上涨导致整体成本上升,是不是应该及时反馈业务部门调整价格策略或者调整产能?更往前说,是否可以基于历史数据提前预估产品成本呢,从而指导销售和生产。或者能借助成本分析模型,发掘出降低成本的方法。


之前曾和一位财务经理闲聊,他很自豪地说,按照今年预计的产量,我们利润还是很大的,唯一担心的是工厂已经停机多年,不确定设备再次运行过程中是否会有故障。如果中间停机一次,会增加很大的固定成本严重影响利润,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工程师做设备检修。


我就问,为什么不直接做一次大修呢?


他就说啊,大修一次性投入太大了,对成本影响也不小,如果能拖到明年,有了利润再做大修,不仅资金压力会小很多,明年有希望调整产能,相应地也摊薄了成本,而且运行一年后,对设备能力更熟悉。



责任编辑:cool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商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地图 | 网站简介 | 免责声明 | 投诉与建议 | sit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