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币时代”哈评中国年会2024在京成功举行

2024-11-08 08:22   来源: 中国财商新闻网

北京2024年11月6日 /美通社/ --  2024年10月30日,《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2024在北京嘉里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盛会以"良币时代"为主旋律,围绕六大管理乐章展开。六大乐章的论题分别为:"高质量时代的增长战略"、"AI:现实世界与真实价值"、"穿越周期的制胜法则"、"连接与突破:开放式创新密码"、"突围与进化:中国企业新远征"、"商业与社会:可持续的价值创造"。

作为管理领域的顶级年度盛事,哈评中国年会已经走过了十一个年头。本次年会聚集了中外知名经济学家、企业家、学者和行业领袖,探讨中国企业如何在全球经济挑战、技术革命浪潮、和产业结构转型中以高质量的增长推动可持续发展。

年会上还发布了2024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2024「鼎革奖」中国数字化转型先锋榜榜单,和高能团队奖榜单。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联合出品人、主编何刚致辞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联合出品人、主编何刚致辞

前奏

活动开场,《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联合出品人、主编何刚;《哈佛商业评论》总编辑殷阿笛(Adi Ignatius);《哈佛商业评论》主编艾米•伯恩斯坦(Amy Bernstein);《哈佛商业评论》执行主编丹尼尔•麦克金(Daniel McGinn)分别进行和大会开场致辞。

何刚在致辞中表示:"商业世界里的良币,是高质量的价值创造者、重创新的商业探索者以及好社会的长期贡献者;他们是推动中国经济这艘大船继续扬帆远航进入良性增长的实干家和行动派;他们也是坚定价值共享者、乐观的长期主义者、高效的卓越管理者;他们是商业良币时代的积极主导者、务实参与者以及最大受益者。"

殷阿笛表示了人工智能发展在良币时代的重要性:"今天,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推动下,我们站在商业世界变革时代的边缘。人工智能时代不是即将到来,而是已经到来,它正开始以深刻而长远的方式重塑我们的商业格局。"

艾米•伯恩斯坦则从企业可持续发展上给出了意见:"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地与财务表现联系到一起,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根据公司的环境、社会和治理指标,也就是ESG表现来评估。在这些领域表现良好的公司通常会获得更高的估值,也更易获得投资。"

丹尼尔•麦克金讲到管理的重要性:"管理仍然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工作,领导者的许多工作依赖于清晰、持续、专注、有说服力的沟通。这些都是永恒的挑战,人们总是渴望找到更好的方法。"

第一乐章 高质量时代的增长战略

年会第一乐章的主题是"高质量时代的增长战略"。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它。"高质量时代,谁能用跨越时间的思考方式解读当下,谁就能实现真正的增长。其中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和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发表了主旨演讲。

姚景源认为当前经济恢复是波浪式、曲折式前进的过程,疫情过后经济不会立刻恢复到正常状态,大家的社会预期需要逐步调整。他强调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需要关注各类因素对社会预期的影响,包括国际市场波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这些因素会使社会对经济发展的预期产生不确定性。

韦青认为,人类本性不习惯不确定性,也不愿接受复杂的变化,但是人类一旦通过技术随时连接在一起,这种网络结构本身就意味着指数型的复杂度,再加上能够学习的机器也开始介入这个网络并随时生成信息,这种复杂度将前所未有。沉默的主角是良币时代的技术价值实现者,就是人类自身。良币何时驱逐劣币,涉及信息对称、制度完善和认知理性等条件。他认为新生的信息文明既有别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又相互依赖与影响。不能以工业文明逻辑思考信息文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保持人作为"人"本身的意义。

侯孝海认为,消费新世界是一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环境。内外环境多变,经济跌宕,消费分化,人口转换加速,风险与机遇并存。这是一个百年未有大变局,多个周期叠加,再加上制造和流通要素价格走高,消费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产业升级转型在加速,新业态涌现且不断迭代,马太效应凸显,全域竞争和内卷升级。在这样的世界里,对企业来说,需要坚定信心,通过提升洞察力、创新模式、做实防火墙等举措,走出旧世界,构建新的增长曲线。

第二乐章 AI:现实世界与真实价值

在AI掌权的新世界中,现实、真理与价值不断碰撞。面对AI技术的新进展,保持理性和务实,聚焦具体目标和问题,是当下应做的最好应对。在主题为"AI:现实世界与真实价值"的第二乐章中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陈晓建和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终身教授马旭飞进行主旨演讲。

陈晓建介绍了企业应当如何运用生成式 AI 技术来获得商业价值。首先,明确切入场景,明确业务痛点,从低风险项目着手,权衡风险回报,先内部试用再扩展。其次,构建解决方案,包括模型的选择,"万金油"式的通用模型是不存在,企业需要依据自身场景和需求,进行挑选;同时,大模型是通用的,而企业的数据资产才是差异化竞争力。最后,确认试点效果,保障数据安全,达成各方共识的准则。陈晓建也分享了亚马逊云科技是如何帮助法拉力、中集集团、华宝新能等企业,深度应用生成式AI技术并实现其商业价值。

马旭飞认为全球战略有三大悖论:成本领先与价值差异、全球整合与本地相应、早期成功与后期颠覆,他认为中国企业需要全球化新蓝海战略(GLOVIDICAL),也就是:选择市场进行颠覆式创新(DI)、利用国内供应链并尊重差异(GLOCAL)、以及,以价值创新框架进行要素选择(VI)。GLOVIDICAL与AI的结合,AI可赋能全球化新蓝海战略,提升企业的整体效能。

第三乐章 穿越周期的制胜法则

主题为"穿越周期的制胜法则"的第三乐章,强调深刻理解企业长期发展背后的逻辑,能够为颠覆性创新的出现做好准备,保证企业能够避免当颠覆性创新出现时束手无策。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宁向东教授、安踏集团首席运营官陈科、和香港创业创新研究院院长曹仰锋教授发表了主旨演讲。

其中宁向东介绍了基于风气的管理,风气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好风气的核心是公平公正,能激发成员积极性,不良风气则产生负面影响。在大型组织中,以风气为管理再造的抓手更为重要。通过解决关键问题创造良好风气,影响骨干和成员,调动主观能动性,因此,需要持续改善风气,使其成为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从而帮助企业适应变化,实现稳健发展。

陈科根据安踏集团的实践经验,提出要从资源整合与社会互动等方面重塑行业边界,建立与外部的链接,唯有这样才有机会产生新的东西,才能实现创新范式的突破。2019 年,安踏重新制定创新战略,区分颠覆式与非颠覆式创新,聚焦非颠覆式创新的性能和效率突破方向:在性能突破上,攻克了设计和技术难题,陈科介绍了安踏的"前掌之王" C10 PRO跑鞋;在效率突破上,让大众享受前沿科技,如 "安踏膜 -防水透湿科技"。同时,安踏集团还通过完善创新体系、卓越领导力提升等举措,保障创新可持续,打破行业边界,实现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曹仰锋提出了企业如何穿越周期保持增长的战略模式,提出企业要用 "大战略"加"小战略" 共同塑造企业战略韧性。"大战略" 包括坚守用户为本、科技领先、卓越运营和战略使命,是长期发展方向与经营原则,要保持一致性;"小战略" 是短期增长战略与经营策略,需保持灵活性。他认为高韧性企业在 "大战略" 上一以贯之,在 "小战略" 上灵活调整,在 "一致性" 与 "敏捷性" 中保持动态平衡,从而实现持续增长。

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

第四乐章 连接与突破:开放式创新密码

第四乐章的主题是:"连接与突破:开放式创新密码"。在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创新本身也在发生变化,这是一场跨越组织边界的知识流动。真正的创新,从来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开放合作的结果。本章中,哈佛中心(上海)董事总经理戴华主持了以开放式创新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执行主编程明霞主持了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联合体发布仪式,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教授发表了主旨演讲。

论坛中,戴华首先点出了共同创新的痛点:"多元化可以产生不同的想法,同时也带来挑战,因为存在那么多差异和分歧,如何能确保大家把所有的力量往一个方向使,其实是很不易做到的。"

在安踏集团服配采购副总裁林泽强看来,创新没有特别的诀窍,创新是无边界的,需要在不同的领域找到不同的专家把大家集聚在一起。"有两点很重要,第一、有开放式的思路,第二、需要时间。"

安踏集团鞋采购副总裁朱双虹分享了安踏创新的最佳实践:"创新要以消费者为导向,并且要多部门协同。我们采用项目制调研模式,联合多部门、多品牌共同发起项目。同时,我们也在引进国内外人才以提升专业度,通过融合不同地域的专长和消费者体验需求,以共同创新为目标,不断优化研发流程。"

根据陶氏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朱成怡的观察,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可持续创新的需求和渴望显著增长,比其他国家更为开放。"这让我们有更多机会与合作伙伴交流,找到新的应用和发力点。"

在美利肯 (Milliken) 亚太区总裁赵晓东看来,可持续发展是纺织行业共同面临的重要议题,需要整合整个价值链来解决。他表示:"开放创新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至关重要。放眼全球,我也认为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地方在中国。"

中石化湖南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立新也分享了关于创新合作的经验:"与安踏这类全球领先的企业合作,有助于我们迅速把握市场需求,将创新材料及时推向市场,同时也提升了自身品牌的知名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安踏运动时尚联合研究中心主任赵超指出,开放性创新关键的支撑是设计思维。"从中国导入设计学开始,我们都希望面向未来,尤其是从社会、产业,从国家的创新需求,担负培养领军型人才的职责。"

发布仪式上程明霞进行了总结:无论是好的战略、企业文化、数字化转型还是创新,小企业也完全可以做到,无需因规模或行业而限制。因此,良币企业应开放分享经验,让他人得到启发,而非自我炫耀。"哈评的奖项从不只是"发小红花",好企业不需要这种肯定,更重要的是能否成为行业的领军者,带动更多人共同进步,这才是最了不起的良币企业。"她说。

陈劲在他的演讲中强调了中国文化对管理的贡献:"中国文化的整体性、涌现性、互动性和开放性契合量子科学的特质,也为中国企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基础。未来我们将吸收多元文明思想,秉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精神,构建个人、智能体和生态组织共同演化的新形态,助推人类商业文明新高度。"

第五乐章 突围与进化:中国企业"新远征"

不确定的是环境,确定的是改变。面对越趋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以及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无数中国企业踏上"新远征"之路,进化求生,韧性突围。在题为"突围与进化:中国企业新远征"的第五乐章中, SAP全球执行副总裁Andy Watson;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工业制造业业务总裁陈鄂生发表主旨演讲。

Andy Watson提出用数字化三部曲助力企业远征。首先,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动态经济环境、供应链韧性挑战以及ESG监管要求和企业承诺等挑战。其次,实施三大转型目标:一是规模化的敏捷,通过业务流程再设计、实时数据透明度、自动化和持续创新,实现快速规模化发展和市场应对能力;二是全球化的价值链,借助数字化融入全球业务生态,包括全球化合规、属地化运营和融入全球供应链;三是可持续发展融入业务,获得真实、精确、可审计的碳数据,将减碳落在实处,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

陈鄂生根据京东多年来从事供应链的经验,认为数智化将开启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的新时代:首先是在降本增效上表现突出,如整合产业资源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其次是保供能力得以提升,产业大模型实现供需匹配,链接社会化库存满足需求,同时加上合规方面的更多保障,比如数据模型辅助决策、智能筛选和品控等,推动企业实现了供应链全链路数智化,京东工业通过打造数智"高速公路",让数据多流动,让商品少跑动,助力企业实现在良币时代的韧性竞争力。

深度对话
深度对话

接下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企业与战略研究所所长王铁栋;中关村发展启航投资管理合伙人马建平;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董事长、创始人韩威进行了深度对话。

王铁栋对于全球化给出自己的见解:"真正大国的崛起不光是商品的全球化,更是科创企业的全球化和创投资本的全球化,最终是文化价值观的全球化。"

马建平建议大家可以去关注现在前沿的一些技术,他说:"人工智能、机器人、空天科技、商业航天、合成生物这些特别好、特别热的赛道,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助力是不可预测的。"

韩威从创业者角度分享了AI在农业上的应用:"农业收入低、不赚钱,导致从业意愿低。为解决相关痛点,我们研发了电动农机,一台电动农机比传统机具能降低三分之二的运营成本。同时,农村丰富的风电、光电可用于农业生产。我们围绕智能化增效增产,新能源降本减排来布局农业产品。"

第六乐章 商业与社会:可持续的价值创造

第六乐章主题为:"商业与社会:可持续的价值创造"。从意愿到实践,一场 ESG时代的启蒙运动来临。只有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才能酝酿出更具韧性的价值创造力。

本章中,协同共生管理研究者陈春花首先发表主旨演讲。陈春花认为,在当前技术环境下,社会与商业的变化及可持续发展值得关注。从农耕到信息社会,人类活动场景、财富生产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迁,数智技术对企业核心业务和发展模式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与此同时,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在发生质的变化,包括战略环境、领先企业实践、组织发展等方面。因此,要有可持续社会商业意义的行动,包括创建向善的战略定位、业绩与价值双重关注、共生组织模式、视人为核心资产和刷新领导素质,追求可持续的社会和商业价值。

然后德勤中国管理咨询合伙人陈维皓和溢达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崧进行深度对话。陈维皓认可了中国企业的韧性和长期主义:"中国产品不仅关乎性价比,更体现出中国企业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坚韧不拔的企业家精神。关键在于,中国企业不断创新,国际市场对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期望日益增强。"  曾崧也表示,可持续需要定力和坚持:"做可持续发展是一件比较孤独的事,因为不会所有人能够马上理解你在做什么,但不能因为让别人理解你才去做。"他还分享了溢达实施的可持续策略及取得的积极成果,并期望未来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到可持续发展行动中。

在接下来的圆桌讨论环节,SAP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营销官刘秋美指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普及性和生存必要性:"许多企业正在拓展到农牧业、食品行业以及精细化工等领域,在细分行业中,国内外都涌现出众多隐形冠军,这些企业不仅在各自领域具备竞争优势,还具有广阔的市场格局,成为全球领先者。"

西藏诺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远东分享了现实中企业面临的数字化选择:"企业很难在早期明确自己的数字化方向和未来规划。生意不景气时,企业关注生存;而在生意兴隆时,又忙于眼前的事务,难以静下心来思考适合自己的数字化策略。数字化不是选修课,而是未来发展的必修课。"

泰和新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西全分享了他的企业愿景:"在新的战略下,我们一方面通过技术平台内部推动发展,另一方面从客户需求出发,提出‘创新引领美好生活'的口号。作为材料企业,我们从助力社会发展的角度深入挖掘客户需求,通过需求牵引和技术创新双向驱动,实现立体式成长。"

海亮集团轮值总裁何文天总结了集团性企业全面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具备的三个核心能力:"第一个是规划能力,一个高质量的规划是变革成果的起点,需要我们系统性、全局性和长期性地去规划数字化转型;第二个是让所有参与者形成共识的能力,因为数字化转型其实是一个变革项目,我们需要把故事讲的足够好,让所有人关切的问题得到解答,大家形成合力;第三个是人才的持续培育和更新的能力,让业务人员了解IT,让IT人员理解业务,打造变革团队的核心能力。"

德勤中国管理咨询企业技术与绩效事业群总裁、德勤中国SAP联盟领导合伙人周令坤倡导打造数字化生态:"数字化转型不再是每个企业都能单独完成的任务,需要多方生态合作。企业领导在推进数字化投入时,需要思考并开发相关的生态合作伙伴,积极构建上下游的合作网络。"

明星创作者之夜

本次年会以《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来自高校、咨询界和企业界的内容创作者聚会——"明星创作者之夜"收官。怀抱大力拓展优质本土管理研究与文章的使命,《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执行主编程明霞与各位本土作者交流合作心得、共同探讨未来在中国管理内容共创方面的可能性。在颁奖环节,8篇年度优质文章,以及优秀专栏奖的3篇代表作脱颖而出。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作者加入,成为哈评中文版的明星创作者,共话中国好管理。

《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负责人赵阁宁表示:"在商业面临重构的今天,关于管理的探讨更为重要。商业繁荣离不开思想的对话与碰撞。不管处于何种周期之下,连接与分享都将为管理创新带来契机。"


责任编辑:小美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商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地图 | 网站简介 | 免责声明 | 投诉与建议 | sitemap |